首  页>新闻中心
创新驱动 中国化纤行业构筑绿色制造产业体系
发布日期:[2018/7/6]    共阅[785]次

产能扩张和投资反弹往往被解读为市场复苏的信号。正处于这一发展状态的中国化纤行业,倾向于用更加冷静和理性的心态,回望来路,前瞻远方。


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,化纤行业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,在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龙头企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;行业产能、产量平稳增长。效益的大幅增长无疑刺激了投资反弹。数据显示,2017年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.2%,比2016年明显反弹,逆转了201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,特别是涤纶行业和人造纤维行业的投资增速高达54.49%和27.79%,一飞惊人。


“现阶段特别需要理清思路,一味往前走,容易摔跤。以前我们习惯于说做大才能做强,现在我们意识到做强才能做大,在起点就要高水平、高质量,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,围绕科技、时尚、绿色做足文章,提倡存量溢价,搭建信用体系。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、中国化学(601117)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坦言,在全新背景下,纺织工业被赋予了“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、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、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”的新标签,任重道远。


的确,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基础和综合实力,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。但与世界化纤科技强国相比,我国化纤业存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、高端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亟待提高、行业发展受环境因素制约等诸多问题。因此,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,优化产业结构,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,形成发展新动能,创造差异化、高附加值等竞争新优势,是化纤行业面临的课题。


构筑绿色制造产业体系


在这个过程中,绿色、智能、融合成为关键词。


“以能效为例,不久前我们刚发布了重点用能行业2017年度能效领跑者企业,数据显示,能效落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比领跑者企业高40%,个别企业甚至超过100%。”欧阳昊明坦言,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速度和规模为主导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,必须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,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。


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,工信部先后制定了《工业绿色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《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》等政策,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、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。2016年以来,工信部利用绿色制造专项支持了225个重点项目,向国开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了454个工业绿色信贷项目,发布了720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,支持了286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加快制修订,组织开展了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,两年累计对钢铁、电解铝、水泥、平板破璃、合成氨等重点高耗能行业近万家重点企业实施了节能监察。2013~2017年,全国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.5%,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。


下一步,工信部将依法加大工作力度,2018年实现对造纸、石化、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的全覆盖;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,推动产学研、上下游加强协作,促进绿色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;着力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,到2020年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。


政策的密集出台推动了化纤行业的绿色进程,绿色纤维和绿色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业内投资的热点。


客观环境也倒逼了绿色制造的加速。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介绍,我国是世界化纤生产与应用大国,2017年化纤总产量达到4920万吨,占全球化纤总量的70%,居绝对主导地位。但我国纺织品回收利用率却不足10%,相比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。蒋士成预计,到“十三五”末,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的产生量接近2亿吨。


通过对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产业国内外政策体系、再生循环技术体系等进行梳理,蒋士成分析了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发展的瓶颈、发展特征、发展需求以及解决方案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发展战略,即构建废旧纺织品现代化回收物流系统、建设废旧化纤纺织品循环再生产业集聚及示范园区、建设废旧化纤纺织品产学研用创新与展示平台三大发展专项。


“到2025年,实现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20%,高值化利用率达50%。总体上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循环产业技术水平在2020年局部国际先进,2025年达到全面国际先进。以化纤再生循环科技创新支撑我国纺织产业走向生态、绿色、低碳、高端,并向新兴产业领域深度拓展延伸,进一步提高纺织及化纤产业对我国经济、社会、国防安全的支撑,以及我国在国际减排方面的贡献度和话语权。”


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


“纤维行业当前迎来‘新视界’,这包括新视野、新世界和新境界。在迎接全新挑战的过程中,科技仍然排在第一位。”端小平指出,“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,是大家要沉得下心,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产品的。冷板凳往往要坐10年,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。”


“创新发展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。中国化纤行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成绩,都是按照创新发展的路子一路走过来的。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建设化纤强国的目标,关键就在于加强科技创新。”蒋士成如是说。


根据行业规划,我国化纤行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包括十大重点任务:加强基础理论研究、攻克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、推动通用纤维智能融合、提升高性能纤维品质、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、强化循环再生纤维自主创新综合利用、发展绿色制造技术、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、健全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评价体系、建设专业人才队伍。


发送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